温彬:5月LPR如期下调后续LPR报价下调空间收窄或更关注非息成本压降央行lpr变革在即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,5月LPR报价下调主要源于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bp、降准落地、存款挂牌利率下调等因素。
3.然而,温彬预测后续LPR报价下调空间收窄,或更关注非息成本压降,如扩大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的试点等。
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,2025年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为:1年期LPR为3.0%,5年期以上LPR为3.5%,均下调10bp。继去年10月下调之后,再度实现调降。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此解读:
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,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主要的政策利率,成为LPR新的“定价锚”,并通过强化各利率间协同,逐步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。
5月7日,为应对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,强化底线思维、增强政策对冲,三部委宣布了包括降准、降息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政策,全力支持稳市场稳预期。
其中,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0.1个百分点至1.4%,提出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同步下行约0.1个百分点,并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,强化利率协同。
去年的两次存款挂牌利率下调、叫停“手工补息”以及同业活期存款利率管控,使得银行负债成本管控持续显效,部分对冲了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。据央行统计,通过规范手工补息,为银行节省利息支出超过800亿元。
5月15日,0.5个百分点的降准正式落地,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,优化银行负债结构、节约负债成本;同时,结构性政策工具降息25bp,预计每年可节约银行资金成本大概150-200亿元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。
此外,5月20日,大行和股份行牵头开启第七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。其中,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;定期整存整取三个月期、半年期、一年期、二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,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;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。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大于LPR降幅,也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,为LPR报价的下调创造空间。
在一季度信贷冲量之后,二季度信贷需求出现回落。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800亿元,同比少增4500亿元,信贷增速降至7.2%。其中,企业贷款增加6100亿元,同比少增2500亿元;住户贷款减少5216亿元,同比多减50亿元。
经贸摩擦下内外部不确定性仍在,对市场预期和出口增长形成扰动,外贸企业、产业链上下游及居民相关信用扩张节奏放缓。
在此背景下,需通过LPR的适当下调,来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,以进一步激发有效融资需求,稳定信用水平,呵护经济修复。
当前部分优质客户的实际贷款利率已远远脱离了LPR,5月LPR报价下调后,较实际发生贷款利率仍偏高。
央行数据显示,4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.2%,比上月低约4个基点,比上年同期低约50个基点;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.1%,比上年同期低约55个基点。
为提高LPR报价质量,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、减少偏离度,满足MPA考核要求,LPR也存在进一步下调必要,以进一步提升报价有效性和精准性。
如果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长压力加大,有效需求未明显提振,不排除会再度实施货币宽松,进而带动LPR报价相应下调。但短期看,伴随中美宣布达成阶段性关税共识,以及5月一揽子政策的逐步显效,政策再度宽松的时点或相应后移。在银行息差压力仍大、货币政策“四重平衡”约束下,后续将从“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”转为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”,或更多关注非息成本压降,畅通利率传导。
5月12日,中美双方发布《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》,双方均取消91%的关税至34%,并对其中24%的部分暂停90天征收,仅保留剩余10%的关税。双方表示将建立机制,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。
中美关税缓和,叠加降准降息等政策落地,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仍可能达到5%左右的较高水平,短期内再度降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下降,LPR下调时点也将相应后移。
2025年一季度,受资产端重定价、消费贷“以价换量”较为明显以及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影响,商业银行净息差较上年大幅收窄9bp至1.43%,跌至历史低位。其中,国有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.33%、1.56%、1.37%、1.58%,较上年分别下降11、5、1、15bp。
在新一轮降息带动下,利率中枢整体继续下移,资产端贷款利率仍将处于下行通道,银行息差仍承压,LPR报价短期内继续下调空间受限。
近期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,货币政策基调在前期“短期与长期、稳增长与防风险、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”基础上,加入了“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”,稳息差、维持银行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性提升。
同时,在稳息差的同时,为释放更多支持实体成效,利率管控方向也从“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”转为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”。表明在当前信贷成本已明显降低的情况下,后续或更加关注非息成本压降。
为此,政策将推动“扩大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的试点”,由2024年的山西、江西、山东、湖南、四川试点,进一步向贵州、安徽、福建等多个省份扩展,并通过“贷款明白纸”详细列明企业需承担的贷款利息支出和各项非利息支出,列示收费主体、支付方式、支付周期等,减少信息不对称,使企业对各项融资费用心中有数,提高融资“适配度”。